河北送出电量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1%。
记者: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期间国家层面没有发布统一的电力发展规划,十三五发布电力发展规划的意义在哪里?韩水:由于种种原因,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期间国家层面没有发布统一的电力发展规划。五是全面推进配售电侧改革。
近年来我们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电力供需放缓的趋势大家也都看到了,煤电作为我们国家的主力电源在发展上面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需求放缓,全国用电增速从2011年的12%下降到2015年的0.96%,这个幅度下降得很大。我们认为推进电能替代的意义非常重大,刚才这位记者也提到的,里面涉及环保等问题。那么第一可以有效保证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人均装机突破1.4千瓦,人均用电量5000千瓦时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按照分散开发、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布局光伏电站。
关于未来五年电力发展的重点任务及重大工程,《规划》中已有详细表述,并通过专栏形式予以明晰,在这里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加快调整优化,转型升级,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惠及广大电力用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支撑和保障。这其实是正视严峻现实,坚持问题导向,由市场倒逼的必然结果。
煤电未来的发展之路是自我改造、自我革新与自我提升。改造后,将全部满足清洁高效运行。(数据来源:《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在工业领域,加快以电力取代燃料动力和燃料加热;在交通领域,加快电动汽车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布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满足全国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同时,分年度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梳理、微调。自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发布十五电力规划以来,时隔15年之后,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于2016年11月7日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水电:一个前提,两个指向,统筹积累与消纳截至2015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为3.2亿千瓦,占比21.1%。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了碳减排承诺,加上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实现污染物总量及强度双目标控制的需求更为迫切。我们看到,大唐集团公司十三五规划将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重点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发电主业转型升级,打造协同高效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我国电力消费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电能替代前景广阔。
火电:找准定位,提升自我,坚守半壁江山未来的电源结构中,煤电应该处于什么位置?根据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未来将控制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煤炭消费总量,到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2%以内。《规划》指出,全面推进居民供暖、交通运输、生产制造、电力系统等领域的电能替代,积极拓展电能替代应用领域,提高电能消费比重。因此,应将持续做好西南水电资源的开发,并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加快推动境外水电电源项目开发,力促在较短时的时期内,清洁能源装机所占比重达到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提升集团公司绿色发展能力和水平。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电能替代上升为国家落实能源战略、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
特别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气候协议《巴黎协定》自2016年11月4日起正式实施,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大气污染防治等背景下,电能替代将成为能源变革的必由之路,未来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能源电力转型的关键阶段,对于世界和中国的低碳绿色发展,对于全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都将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布局光伏电站将按照分散开发、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预计太阳能发电新增投产0.68亿千瓦以上,2020年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万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00万千瓦以上、光热发电500万千瓦。
在商业和居民用能方面,加快以电采暖、加热替代燃煤锅炉,鼓励餐饮业和居民厨房用能电气化。根据《规划》,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至2020年,预计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3.6%到4.8%;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0亿千瓦,年均增长5.5%,人均装机突破1.4千瓦,人均用电量5000千瓦时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值得欣慰的是,已开工的川渝电网500千伏第三通道工程作为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建设的首条川电外送通道,建成后预计每年消纳水电70亿千瓦时,较大程度上缓解四川水电弃水问题。大唐集团公司坚持电力清洁发展,以超超临界、大型循环流化床、大型背压式热电以及热电冷多联供等先进技术为重点,严格锁定清洁煤电发展范围,积极实施超低排放为核心的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十三五期间,全国实施煤电超低排放改造约4.2亿千瓦,实施节能改造约3.4亿千瓦,力争淘汰落后煤电机组约2000万千瓦。可以展望,经过十三五时期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全部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相当于5.8亿吨标准煤,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6.8亿千瓦、占比34%,年发电量1.9万亿千瓦时、占比27%,理论发电量占比仍低于装机占比7个百分点。风光:集散并举,存量优先,清洁能源戴绿帽当前,电力生产结构适应绿色发展的挑战。《规划》对煤电发展廓清了道路:加快煤电转型升级,促进清洁有序发展。
另外,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1500万千瓦左右。《规划》的软着陆必然伴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这个软平台建设。
大力发展新能源,优化调整开发布局,给天空戴上一顶清洁能源的绿帽,已是迫在眉睫。经过同步建设外送通道和落实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可以预言,到那时,追风洒光的绿色豪情将胜过风光无限好,可惜送不出的一声叹息。
电能替代除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外,对于进一步扩大电力消费,缓解部分地区窝电的问题,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注意到,《规划》指出: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进行滚动调整。
电能替代新增用电量约4500亿千瓦时。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下降4%。那么,如何在走向总装机容量20时代中,遵循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能源发展四个革命战略,凑出水、风光、核、气、火的和谐乐符呢?我们试从《规划》中探寻答案。比如,四川电力是国家西电东送能源战略的重要实践者,然而截至今年9月底,四川电网调峰弃水电量已达11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82%,亟待新增外送通道促进四川水电消纳
十三五期间,国家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1.5亿千瓦以上。《规划》按照集中开发与分散开发并举、就近消纳为主的原则优化风电布局,统筹开发与市场消纳,有序开发风电光电。
我国电力消费占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电能替代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作为清洁能源大家族的重要成员,核电与气电,前者将坚持安全发展,重点推进沿海核电建设,到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天然气发电将坚持有序开发,大力推进分布式气电建设,到2020年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热电冷多联供1500万千瓦。
可以展望,经过十三五时期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到2020年全部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相当于5.8亿吨标准煤,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6.8亿千瓦、占比34%,年发电量1.9万亿千瓦时、占比27%,理论发电量占比仍低于装机占比7个百分点。出路是转型升级,方向是清洁有序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煤电装机力争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占比降至约55%。
另一个指向是坚持干流开发优先、支流保护优先的原则,积极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严格控制中小流域、中小水电开发。我们注意到,大唐集团公司将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在确保安全前提下,积极发展东南沿海地区核电。自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发布十五电力规划以来,时隔15年之后,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于2016年11月7日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比如,四川电力是国家西电东送能源战略的重要实践者,然而截至今年9月底,四川电网调峰弃水电量已达11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82%,亟待新增外送通道促进四川水电消纳。
《规划》对待清洁能源的态度和对待煤电迥然不同:积极、大力、安全、有序这些鼓励性质的词分属于水、风光、核、天然气清洁族类发电,而对于煤电则是要求转型升级,并且用加快一词敦促煤电在迈向清洁发展的道路上一定要蹄疾步稳。十三五期间,预计风电新增投产0.79亿千瓦以上,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达到2.1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左右。
至2020年,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4亿千瓦。电能替代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和保护环境。
《规划》指出,全面推进居民供暖、交通运输、生产制造、电力系统等领域的电能替代,积极拓展电能替代应用领域,提高电能消费比重。同时,分年度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梳理、微调。
发布评论